地名: | 区域代码: |
镇级街道: | 区域代码: |
区县级市: | 电话区号: |
所在城市: | 邮政编码: |
所在省份: | 营业时间: |
城市代码: | 所属商圈: |
车牌号码: | 电话: |
所属类型: | 地址: |
微信5.0后,公共平台被划分成了服务号和订阅号,并且服务号的升级类似于微博认证,目前仅是流程上的麻烦,严格谈不上,但相信随着安卓版以及其他版本的开放,又会进入“变态严”阶段,从微信公共平台的认证就可以看出,最开始认证部要求微博名与公共平台名一致,到后来必须一致等。
服务号与订阅号的区分在于,服务号定位于企业做客服,订阅号适用于个人和自媒体,最明显的区别是前者一个月一次,后者一个月三十次,并且服务号可以提供菜单服务来加重服务号的客服权重。
从两者的定位划分来看,用菜单弥补服务号一个月一次大姨妈,方便客户来主动查询。微信公共平台从过去的推送,变成用户主动来找,的确符合客服的定位。不甘让这么好的产品沦为产生不了价值的客服?
我觉得是自欺欺人,请再看一组没有划分之前的数据。
从企业号过去的运营数据来看,打开率仅为20-30,复购率高些的品类,打开率会高一些;本来就是费尽心思从原有的推广渠道把粉丝整合进来,然后又是这么低的打开率,再乘以一个转化率,数据惨不忍睹,要这样的营销工具干嘛?不如直接投搜索引擎投硬广了。
本身就是用微信来做流程优化的企业,这个数据对他们更是没有任何作用,尤其是5.0全面推广后,打开率会更低,推送变得没有任何价值,而且试图想以“广告信息”占据网友的每天生活,从人性的角度来说就行不通,哪个消费者喜欢天天关注一大堆产品的广告信息?
这也是微博企业号搞不起来的原因,企业官微的死亡已经证明,用社交媒体以直接做营销的形式行不通了,相信微信不会再犯这个错误,当然,总是有人能利用微信来做营销,这是后话。
订阅号定位为自媒体和个人,能做自媒体成功,本身就是靠内容来吸引人,内容具有可读性他才有生存性,所以需要每天推送;因为内容具有可读性,所以即便被隐藏在二级页面也没有关系,读者受内容吸引,会形成主动去翻阅的习惯,所以不介意去多翻一页。
个人的建议是:所以想致力于在微信大干一番的企业,抓紧申请服务号吧,不要再犹豫于大姨妈的问题了,现在不申请,后期加重门槛,如粉丝数一万,企业注册资金1个亿,公司人员要求500以上,门店数量500以上等变态要求,届时想选择都没的选择了。
不信吗?看下天猫的变态严过程吧,10年的时候是任何一家企业随便交个几万块钱就可以进,后来是十几万,再后来,大家都懂的。
当然,以上都是个人根据这些大佬们的反复无常,做的一些猜测,仅供参考。顺便说个题外话,微信还处于少年阶段,很多功能都不完善,尤其是其意图布局的支付,手游,移动流量入口,都仅仅只是形成了一个雏形,想利用一个雏形就大搞出一番成绩,显然不太现实。
但是我们不能等他长大成人了再来研究,再来做,那时候就晚了,所以企业做微信,更应该是当做一种战略布局来做,而非要做成让他急于生蛋的母鸡,最忌讳的就是胡搞一通,然后草草放弃,这丫的平台,毛价值都没有,那后续就亏大了!